志愿进行时 未来正当式——市中医院开展“青春悦撒澄夏,医路播种希望”志愿服务活动
青春书写新时代华章,爱心照亮医路前行方向。8月16日,由江阴市中医院党办、工会主办,团委、门诊部承办的“青春悦撒澄夏 医路播种希望”2024年暑期志愿服务活动,在夏末初秋之际落下帷幕。
近年来,医院团委立足“爱心服务人民,激扬青春力量”,在“蒲公英+”党建品牌带领下,积极搭建志愿服务平台,取得了显著成果。今年6月医院顺利完成搬迁工作,青春力量在工农路100号扬帆谱写新篇章。
7月9日,院团委通过医院微信公众号面向社会招募热爱中医药文化的青年志愿者,仅半天招募推文浏览量过万,共计两百多名青年在线报名。经过前期对报名表审核、筛选,最终招募志愿者120名,其中职工子女及亲属26名,院外志愿者94名,就读中医药院校的志愿者比例达38%,专业覆盖临床医学、康复治疗学、护理学、中药学等;南菁高级中学、江阴市高级中学等在校中学生人数比例高达46%。本次志愿活动为期一个月,围绕“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探寻中医药文化魅力”,提供冬病夏治小助手、门诊导医小帮手、中药茶饮品鉴小能手三种岗位,下设20个志愿点位。同时,结合志愿者自身实际与时间安排等因素灵活排班,针对性安排部分医学专业志愿者跟随我院名中医进行抄方学习。
为更好服务患者,提高志愿者的综合服务力,活动开始前,院团委联合门诊部对志愿者进行岗前培训。首先由共青团江阴市中医院委员会书记吴靓致开幕词,对前来参加活动的志愿表示欢迎,同时向到场的一百多位志愿者,介绍本次活动主题及安排。
接着由江阴市中医院工会委员会委员、门诊部主任周艳,就新院门诊布局、服务内容、就医流程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
过往暑期活动场景仍历历在目,今年的志愿者中不乏有“老友”。2023年优秀志愿者,来自天津中医药大学康复治疗专业的陈鑫同学和在场的“新朋友们”分享志愿经验及对本期志愿活动的展望。
院团委文体委员贾乐彤宣读本次志愿活动纪律,并带领全体志愿者前往门诊大楼,参观新院现代化设备及智能物流系统,熟悉各点位分布及工作职责。
他们,用爱心传递正能量,用真挚的笑容、温馨的话语、贴心的服务,指引和帮助患者就诊,维持就诊秩序,让患者就诊流程更快捷、更便利。使患者充分感受到三甲服务的精细化、智能化、人性化,让诊疗服务更有温度,一道道红色的身影穿梭在门诊大楼的各个角落,是盛夏最靓丽的风景线。
志愿服务是检验青年思想动态的“试金石”,是凝聚青年力量的“粘合剂”,志愿者们在完成志愿服务的同时,与中医药文化“零距离”交流,点燃了内心传承发扬澄江中医的火苗。
下面让我们与志愿者们聊聊参加这段不医“Young”的经历的收获吧!
郁浩磊
南京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专业
在这个充满热情的夏日,我有幸参与了江阴市中医院的志愿者服务,将志愿服务与专业结合于一体,实践“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的理念。这次经历,不仅仅是对于志愿奉献的实践,更是一场医疗思维的锻炼和心智的成长。
一个月的志愿服务,每当清晨踏入医院,红马甲赋予的责任感便驱使自己服务好所处点位的患者。在针灸科和推拿科的服务经历,让我体会到中医的博大精深,甚至有港澳的居民也前来就诊,颇为震惊;而面对药房签到配药的众多患者时,我也由衷钦佩,设置取药的签到系统有多么明智,既维稳了取药秩序,又缓冲了药房的配药压力;除了众多对症的门诊科室,针对预防和管理的治未病中心也给我诠释了——中医既流淌着直觉与循证思维,也拥有着治病于未发的前瞻性。
在志愿服务期间,不止一个路过的患者对志愿者说到“你们是觉悟很高的一批人”,听到这样的话,我甚是欣慰,喜悦之余,我也希望他们能看到医院对提高患者就医体验的努力。患者对医院的认可,无疑也是推动医学进步的一大动力!
吴天源
南京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专业
在这个热情似火的夏日,作为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我荣幸地参与了江阴市中医院的志愿服务项目,这不仅是一次理论与实践的深度结合,更是一次对医学人文价值与科技融合的深刻体悟。
在针灸科与推拿科,我见证了中医治疗的独特魅力,每一次治疗都蕴含着对生命与健康的深刻理解。值得一提的是,我也亲身体验了“冬病夏治”的诊疗服务,尝试了拔火罐与刮痧等一系列中医诊疗手段,与志愿者之间互相配合,轮换进行操作,这一过程让我直观感受到了中医药的智慧与温暖。
在中药房的几天志愿工作,则让我见识到了科技与人文关怀的结合。药房的智能化签到配药系统,展示了科技在提升医疗服务效率与患者体验方面的显著成效。这一创新不仅体现了医院对患者关怀的细节考量,也标志着现代医学管理与科技融合的新高度。
这段经历不仅增强了我的临床技能与专业素养,更让我对医学人文价值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未来的医学道路上,我将以专业精神与人文关怀为指引,追求卓越,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不懈奋斗,致力于将医学的光芒照亮每一个需要关怀的角落,让科技与传统医学的融合,为人类健康开辟新的道路。
陈鑫
天津中医药大学 康复治疗学专业
作为一名大学生志愿者,很荣幸能够参与到江阴市中医院冬病夏治志愿服务活动。在这炎炎三伏夏日,中医院给我带来了许多惊喜并让我感受到其用心。江阴市中医院在六月底完成了整体搬迁,进入新院,我能直观的感受到新院的规模大、布局清晰、高科技设备齐全且便民等优点。尤其是便民服务,每个楼层都设有多个自助服务机;北门设有自助取代煎中药;指引标识十分多,由于配备了这些条件,使得患者能更快地完成就征。这使我十分惊喜。在三伏天到来之前,中医院招募了一百多名志愿者伙伴参与冬病夏治服务与帮助患者解决问题,中医院还设立了茶饮区,不仅为前来看病的患者提供休息区,还让他们免费品尝到中医院自制茶饮且无限续杯,可见中医院的用心。由于新院十分大,且老年患者居多,所以招募志愿者为患者指引科室,为老年患者使用自助机等服务是十分有必要的。我有幸作为志愿者团队中的一员在三伏夏日帮助到患者。在志愿活动中,我帮助到许多患者使用自助机挂号取号缴费,深感其方便;我还在门诊科室里参与并制作三伏贴、艾灸、取罐,观察学习到了针灸、刺络放血、推拿等中医特色治疗,深感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志愿服务他人的同时还能体验到中医文化,本次冬病夏治活动让我受益匪浅。
陈霖
南京中医药大学 医学信息工程专业
在江阴市中医院为期一个月的志愿服务中,我有幸在各科室间轮岗,主要工作为在自助服务机旁为市民提供挂号、取号、缴费等操作的指导服务。在工作之余,我亦参与体验院内“冬病夏治”诊疗服务,为前来就诊的老年人贴敷“三伏贴”。这段经历不仅让我切身体会到医疗服务的温暖与人性化,更让我具象地感受到中医药的独特魅力,
作为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信息工程专业的一名学生,在这次志愿服务中,我深切感受到科技在推动传统中医药现代化中的关键作用。从操作简便、用户友好的自助服务机到体量庞大的病历库与中药房数据库,小程序系统、大数据互联,这些科技发展所衍生的成果,不仅提升了医院的服务效率与质量,更优化了市民的就医体验。
特别是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助力,我更加坚定了自己未来的专业方向。同时,我也看到了江阴市中医院在科技与中医药结合上的前瞻性实践,及其在“科技升华中医药”上的先进性。
吴依玲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临床医学专业
本次在中医院的志愿服务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帮助他人带来的快乐。尽管工作简单,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需要我的耐心和细心。每一次帮助病患,无论是引导他们找到诊室,还是为他们解答一些基本的医疗问题,我都能从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但同时,我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明白了继续学习和进步的重要性。
这次志愿者服务,让我更加珍惜健康,也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人沟通和理解。我希望未来能够继续参与这样的活动,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也让自己成长和进步能为患者提供便利。
闵柯嘉
江阴市第一高级中学
这次为期一个月的志愿者服务工作,让我学到了很多医学知识,学会了如何正确拔罐,刮痧等,也了解了医护人员的日常工作,体验了三伏天的制作过程,学会耐心与人沟通交流,更好地成为一名志愿者。
医院环境可能会很紧张和快节奏,这需要我们快速适应并面对各种挑战。此外,我深感医学人文关怀不是一句空口号,而是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他们的焦躁,安抚他们的情绪。我也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亲眼目睹疾病和健康问题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健康。
“青衿之志,屡践致远”我的志愿服务虽然画上了句号,但这更是新的起点,我非常期待下一次的志愿服务。
本次志愿活动为期一个月,共计服务人次6046人次,累计志愿时长5078小时。各科室“冬病夏治”特色服务效率显著提升,中医药特色服务质量显著提高,“个性化”门诊服务与“贴心化”志愿服务“心心相印”,为中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升级、打造特色志愿服务品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