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集团县域医共体建设系列报道(三)——联合病房齐发力 优质服务“零距离”

住在月城镇的杨先生,由于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影响右腿不能走路,因中医院床位紧张,收住中医肝胆医院的“骨伤科联合病房”,经联合病房负责人——中医院骨伤科主任陈昌红开展“脊柱内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术后6小时即可下床走路。

陈昌红主任及团队

患者:杨先生

钱女士的奶奶去年9月份在中医院进行了外阴癌手术,术后需要定期复查谨防复发,因患者年龄较高,不便来回奔波,通过“妇产科联合病房”,可以就近在家门口的医院接受中医院妇产科副主任甘瑾的定期复查,术后恢复良好。

甘瑾主任及团队

患者家属:钱女士

这些只是江阴市中医院医疗集团联合病房建设的一个缩影,联合病房建设作为医联体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构建服务、责任、利益、管理共同体的主要载体,也是推动“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分级诊疗模式落地的具体举措。

江阴市中医院作为集团牵头医院,根据成员单位需求,选派骨伤科、妇产科、泌尿外科等专科业务骨干,与成员单位中医肝胆医院、中医外科医院、青阳医院共建联合病房。通过固定医护团队、明确下沉时间、细化考核项目、建立激励机制等举措,使下沉业务骨干“下”得去、“沉”得住,干得好、出实效。

   

杨先生能够在中医肝胆医院开展及时、高效的“脊柱内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钱女士的奶奶可以在基层定期开展术后复查,正是得益于联合病房上下联通的协作机制。中医院相关专科业务骨干每周开展坐诊、查房,参与会诊、病例讨论,进行手术指导等,患者在“联合病房”就能享受到三级医院的同质化医疗服务。

同时,建设联合病房既可以“输血”,又能够“造血”。除了开展同质化医疗服务以外,下沉业务骨干协助基层医院完善科室管理、医疗安全等方面的工作制度,优化临床路径和优势病种的规范,联合开展科研项目,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等。

   

   

江阴市中医院医疗集团将持续、规范、有序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联合病房建设,从医教研等全方面加强专科内涵质量建设,不断提升群众的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推动形成“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