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X线、CT、磁共振,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作为一名普通人,免不了一些头痛脑热来医院看病,也就免不了做X线、CT、MR等影像科的检查,来帮助临床医生更全面更系统地进行诊断和治疗。
所以,就有了以下问题,堪称十万个为什么!
“医生,CT太贵了,我能不能只做X片?”
“医生,我都做过CT了,为什么还让我再做一次CT增强和磁共振?”
“医生,我怕辐射吃多了得癌症,我能不能不做?”
……
影像检查在临床应用中已越来越普及,但人们总会谈“X线”色变,甚至战战兢兢。鉴于广大患者朋友们对影像检查的认识还是一知半解,尤其很多人都不明白为什么同一部位要做两个甚至三个不同的影像学检查,对于不同的部位,我们又如何选择更好的检查呢?
今天让小编在这儿给大家做个科普小知识。多少剂量的辐射在可接受范围?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是:人体每年接受的辐射量不超过5mSv(毫希伏)。一次X线胸片的辐射量大约是0.1mSv,而一次低剂量的胸部CT也才1mSv。适量的电离辐射检查并不会对人体造成影响。
影像科检查的种类:
X线:相当于把人体或受照部位压扁,利用X光得到一张平面成像,在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可以快速地进行初筛。
CT:利用X光将人体或组织切成一片一片,后期进行薄层重建,可以冠状位或矢状位重组,提供更多的影像信息。
MR:用一个强大的磁场,改变体内氢原子能量状态而成像,形成的MR图像可以观察到正常组织与异常组织之间的差异,并且MR的另一个优势是没有辐射。
那么,这些检查在实际应用中,究竟该怎么选?
脑和脊髓 最常用:CT、MR 脊柱外伤、急性脑血管疾病(如脑梗、脑出血等)先做CT,详细分析可做MR。
脊柱(颈胸腰椎及椎间盘) 最常用:CT、MR
胸部 最常用:X线、CT 大致了解选X线,详细分析选CT,胸部一般不做MR。X线胸片可大致观察心脏、主动脉、肺及肋骨情况,如要观察细节,往往需要进行胸部CT。胸部CT可清晰显示胸部各项结构,对胸部病变的检出率和准确率均优于X线胸片,特别是对于不同性质的小结节、早期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心脏(冠心病) 最常用:冠状动脉CTA。
食管、胃肠道 最常用:X线(消化道造影)、小肠CT造影
腹部及盆腔 最常用:CT、MR以及增强。
骨骼以及四肢关节 最常用:X线,诊断不明确时可用CT,关节软组织及肿瘤病变可选MR检查。
胎儿及胎盘 最常用:MR(可清晰地显示胎儿及胎盘,能发现胎儿异常及了解胎盘情况,并且MR没有辐射,对孕妇及胎儿没有影响)。
乳腺 最常用:钼靶、MR。
以上总结均是常规情况,不排除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下面我们来通过几个病例直观地来了解一下,为何同一部位要做两个甚至三个不同的影像学检查。
病例一:患者,男,47岁,有高血压病史,近日头晕恶心发作,来我院就诊。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病情,立即开出了CT检查单,如下图1所示:诊断左侧海马区梗塞灶。
那么,这名患者的诊断及后续治疗就止步于此吗?我们接着来看这位患者的MR图像(图2),我们从磁共振的DWI图像上发现了CT所不能提供的更多信息:1.左侧海马及枕叶多发梗塞灶(高信号),提示此患者并不止CT所显示的左侧海马一处梗塞,而是合并枕叶的多发梗塞;2.这些梗塞灶为急性梗塞。
一般来讲,脑梗塞发病6小时就可以在磁共振上发现病灶,为临床提供了更有价值的信息,可明显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及病死率,对脑梗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病例二:患者,男,56岁,体检发现左下肺直径约2cm左右的磨玻璃病灶(图1),高度怀疑早癌的可能性,但在X线胸片(图2)并未发现异常。
由此可见,CT在胸部检查中至关重要,可以发现X线胸片所不能发现的细节问题,甚至是肺上两三毫米的微小结节,为早期肿瘤的诊断提供强有力的证据。
病例三:患者,女,33岁,体检发现肝脏占位,CT平扫见肝右叶低密度占位,那么这个占位是肝腺瘤?肝癌?海绵状血管瘤?FNH?亦或是其他?
不用急,让CT增强来告诉你结果,经过CT增强扫描,我们发现病灶的强化方式呈典型的“快进慢出”表现,并且造影剂逐渐向中央填充,结合以上可明确诊断为:肝脏海绵状血管瘤,为良性病变。
从这个病例,我们可以看出CT增强的重要性,通过注入造影剂,使病变组织与邻近正常组织间的密度差增加,从而提高病变的显示率,并根据强化方式的不同,提高的病灶的定性能力。所以,做了CT平扫发现病灶再建议CT增强,并不是“黑心”医生滥开检查,而是完善检查,以便更有目的地治疗。
好了,讲到这里我们来总结一下,X线、CT及MR由于原理不同,在实际检查中有着各自不同的优势,当然,也有局限的一面。我们在能解决问题的前提下,肯定会选择简单、方便、有效、安全、费用低的检查,在某些疑难杂症无法确诊时,需联合几种检查以明确诊断。
希望这篇文章可以为大家答疑解惑!
撰稿:朱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