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砂中医】立秋节气话养生

立秋是当太阳到达黄经135°的时候,阳历时间在8月7号至8月8号,到了时间点就是进入立秋了。今年的具体立秋时间是8月7日14点54分,立秋之后天气是热是凉,有句俗语“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古人这样定义:晚立秋指的是立秋时间在12点到24点之间;早立秋是0点到12点之间。

说明今年秋后异常炎热,立秋之后还会有一个多月的热天,到9月底可能天气慢慢凉快下来,大家还是要做好防暑的准备哦。

立秋,二十四节气之一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只是名义上进入了秋天。《历书》曰:“斗指西南维为立秋,阴意出地始杀万物,按秋训示,谷熟也”。立秋后,阳气渐退,阴气渐生。万物荣华之际,季节偷偷换了容颜。

立秋三候,每五天为一候。

一候凉风至,“西方凄清之风曰凉风,温变而凉气始肃也”。第一个五天,我国许多地区开始刮偏北风,来自高纬度大陆的风温度较低,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热风,早晚的风中带有一丝丝的凉意。

二候白露生,“大雨之后,清凉风来,而天气下降茫茫而白者,尚未凝珠,故曰白露降,示秋金之白色也”。立秋节气的第二个五天,白天开始变短,夜晚开始加长,昼夜温差变大,地表水蒸气低温凝结,清晨的大地上出现白茫茫的露珠。

三候寒蝉鸣,在立秋节气的最后五天,秋天的寒蝉感阴而鸣,待到深秋,气温低于20℃时,便不再鸣叫。

立  秋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古人对四时调摄之宗旨,宜顺应四时养生,要知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秋季阳气渐收,阴气生长,秋季养生重在祛湿健脾,养阴润肺。


立秋时节养生保健五大要点

一、立秋养生之情志

秋季对应五脏里的肺,在志为忧。秋风劲急,地气清肃,万物色变,肃杀之气容易使人情绪悲愁伤感。宋代养生家陈直也说过:“秋时凄风惨雨,老人多动伤感,若颜色不乐,便须多方诱说,使役其心神,则忘其秋思。”

故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以避肃杀之气,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二、立秋养生之起居

立秋时节,天气变化无常,早晚温差大。这个节气中适合增加睡眠时间,正好可以补偿夏日的睡眠不足。一般来说,秋季晚9点~10点入睡,早晨5点~6点起床比较合适。

初秋晚上睡觉时不要通宵吹空调和电扇,腹部和膝盖最好加盖薄被或者毛毯。

三、立秋养生之运动

进入秋季,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每人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这里给大家介绍一种秋季养生功,即《道臧·玉轴经》所载“秋季吐纳健身法”。

具体做法:清晨洗漱后,于室内闭目静坐,先叩齿36次,再用舌在口中搅动,待口里液满,漱练几遍,分三次咽下,并意送至丹田,捎停片刻,缓缓做腹式深呼吸。吸气时,舌舔上腭,用鼻吸气,用意送至丹田。再将气慢慢从口中呼出,呼气时要默念哂字,但不要出声。如此反复30次。秋季坚持此功,有保肺健身之功效。

四、立秋养生之饮食

《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可见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量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蔬果,如山楂、柚子、橘子、葡萄、橙子等。秋季时节,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

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故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避免进食煎炸、烧烤、辛辣、热气食物。《饮膳正要》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秋季饮食以“滋阴润肺”为基本准则。初秋时分,气温仍偏高,应继续注意避阳降温,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同时注意及时补充水分。

解秋燥之宝—雪梨

秋天的特点就是趋于干燥,最易损伤人体的津液,首先皮肤变得干燥、粗糙,然后嘴巴和鼻子也会有干燥感,另外 燥易伤肺,肺脏受伤,多有咳嗽,因此养生的原则是“养阴防燥”。雪梨是当季水果,更是秋季润燥的不二法宝。


如何挑梨?市面上梨的种类五花八门,鸭梨、雪梨、皇冠梨、香梨等等,而在食疗和营养上,其实都是一样的,真正要学会的是如何挑选。秋燥分凉燥和温燥,初秋余有夏热,易得温燥,即感受秋季天亢旱燥气而发病,如果您的舌头开始发红,舌苔变薄 身体感受到一些燥热,您可能就是温燥了。

1、梨子菊花饮解温燥


制作方法:将梨子和菊花搭配在一起,在加点冰糖炮制成茶饮,是“温燥”人群最适合喝的食疗方。

菊花的小贴士:不同的菊花,有不同的效果。

野菊花最苦,清热降火效果最好;

黄菊,苦味次之,清肝比较好;

白菊,略带苦味,可以常泡来喝;

胎菊,不苦,清火力低,但补益肝脏最好。

2、枸杞蒸梨解凉燥

深秋气温转凉,多为凉燥,即感受秋凉燥气而发病,注意观察自己的舌头,如果有颜色变淡,舌苔开始变有些厚,感觉身体偏寒凉的现象,那就属于凉燥了,这个时候吃一道枸杞蒸梨最好。

制作方法:挖掉梨核和一些梨肉,放清水和5粒枸杞,3颗冰糖, 文火蒸45分钟后食用。


立秋后天气仍热,且雨水多,常暴雨成灾。这段时间天上有烈日,地上多水湿,湿热交蒸,合而为湿热邪气。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致脾阳不振,运化无权,水湿停聚,发为水肿或腹泻,加之人们喜食生冷瓜果、冷饮,更助湿邪,损伤脾阳。脾阳不振,则不能运化水湿,水湿停聚而生痰,可以多吃一些健脾和胃的食物,如茯苓,芡实、山药、白芸豆、小米等都具有健脾益胃之功。

养阴补虚之宝—玉竹

秋冬养阴”,正是我们养阴补虚的好时节,人的虚分为四种关于如何细分体质,可以具体找医生细分。无论是哪种虚,它们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精神不好,没有力气,所以除了阳虚,其它三种虚都非常适合吃玉竹,尤其对养阴润燥、肺部和胃部的虚弱都有很好的帮助。


玉竹参片粥制作方法:先用玉竹和党参煮水,煮完的水再来煮粥食用,这样既没有药味和药渣,但口味清新,粥香浓郁。

健康贴秋膘之宝—鸭子

立秋时我们常听到有“贴秋膘”一说,即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苦夏”,因为那时人们对健康的评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标准,瘦了当然需要“补”,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但经过“苦夏”,人们的脾胃普遍比较弱,不适合吃的太油腻,但又要补充蛋白质的食物,鸭子就比较适合,不但能滋补、养胃、补肾,还能消水肿、止热痢。


营养学家认为,当年的新鸭养到秋季后,肉质鲜美且营养丰富,可补充人体必需的蛋白质、维生素及钙、磷、铁等营养元素,适合秋季进补养生。

此外可食用核桃、芝麻、莲藕、秋梨、桃子、菠萝、葡萄、乳品、银耳等柔润食物,另外需要提醒的是,立秋之后生食大量瓜类容易引发胃、肠道疾患,因此,脾胃虚寒者注意不宜食用过多。

五、立秋养生之穴位保健

立秋正处中伏,此时盛夏余热未消,秋阳肆虐,难免出现咽喉干、痛等肺热现象。而按摩手掌上的鱼际穴和少商穴可以达到去肺火的功效。少商穴位于大拇指指甲盖左下侧0.1 厘米的地方;鱼际穴位于手掌骨中间, 当人体的肺热现象很严重的时候,例如咽喉肿痛,咳嗽等可用手指甲掐按这两个穴位,每次掐按10次左右,起到辅助的去肺火功效。

立秋后,昼夜温差逐渐加大,脾胃容易在这种冷热刺激中发生不适。这段时期不可贪饮凉食,多艾灸大椎、关元、神阙、足三里等,不但有助于调理脾胃,也有利于阳气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