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芍六君汤合治虚劳(胃癌术后)验案
归芍六君汤合治虚劳(胃癌术后)验案
燕某,男,71岁,本地人。
初诊:2013年2月18日
主诉:胃癌术后一年(胃窦部腺癌术后,食管裂孔疝,肝硬化,间质性肺炎,胆囊切除术后)。现症见胃脘嘈杂不舒,夜寐尚可,二便亦调,面色少华,苔薄舌质暗红,脉细弦。
中医诊断:虚劳,病机:脾胃两虚。
治则:健脾和胃。
方药:木香10g 砂仁5g 姜半夏10g 陈皮6g
茯苓10g 太子参15g 白术10g 炙甘草6g
当归10g 炒赤白芍各10g 鸡内金10g
鸡骨草30g 泽兰泻各10g
10剂 水煎服
复诊:2013年2月26日
主诉:苔薄黄,纳寐尚可,二便亦调,舌质偏红,脉濡。
方药:上方减泽兰泻
加炒薏苡仁15g牡丹皮6g
10剂 水煎服
三诊:2013年3月4日
主诉:时作口干,大便尚调,苔薄净中剥,舌质偏暗。
病机:气阴两虚
方药:木香10g 砂仁5g 姜半夏10g 陈皮6g
茯苓10g 太子参15g 白术10g 炙甘草6g
当归10g 炒赤白芍各10g墨旱莲30g防风6g
鸡内金10g北沙参10g玉竹10g
10剂 水煎服
四诊:2013年3月12日
主诉:病史如前,近作口苦,苔薄黄,舌质偏红,脉细弦,胃中积热也。
病机:脾胃两虚,胃中积热
方药:木香10g 砂仁5g 姜半夏10g 陈皮6g
茯苓10g 太子参15g 白术10g 炙甘草6g
黄连3g 煅瓦楞子15g炒枳壳10g姜竹茹6g
炒谷麦芽各10g
五诊:2013年3月22日
主诉胃脘寐中嘈杂,甚或烧灼,苔薄黄微腻,脉濡。
方药:上方加丹皮6g生龙牡各30g
10剂 水煎服
六诊:2013年4月2日
主诉:嘈杂症减,苔薄前半舌红有裂。
方药:上方加北沙参12g合欢花皮各10g
10剂 水煎服
按语:本案为胃肿瘤术后调理,胃癌术后1年,胃脘嘈杂不舒等征象,一般属于残胃炎症所致(吻合口炎),由于胃大部分切除后,失去胃主通降的正常功能,胆液、十二指肠液容易反流入残胃内,破坏胃黏膜的屏障保护作用。
袁师认为胃肿瘤术后病机总体属于中虚气血不足,患者术后饮食减少,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功能减弱,故气血生化之源减少,气血不足;手术损伤气机,气机不畅,升降失调,肝气不舒,胃气不降,易出现呕恶、嗳气、泛酸; 脾气不升,浊阴填塞中焦,故脘腹嘈杂胀满,便溏不实;胆胃通降失常,胆汁上逆入胃,可见口苦,甚则泛吐苦黄液,胃镜下可见胆汁反流性胃炎征象;术前肿瘤组织为瘀阻胃络,加之手术损伤,损伤胃络,胃络瘀血,影响气化功能,故气滞血瘀,气质与血瘀相互影响,易至瘀血内结,胃脘不适隐痛;气虚、阳虚者,瘀得寒而凝;阴虚、郁热者,瘀热互结也。故胃癌术后为本虚标实之体,中虚气血不足、肝胃不和、瘀血内结等均为胃癌术后病机,血瘀、气质、湿浊、食滞均可影响术后康复。
胃阳明经多气多血,术后中医调理得当,易于恢复。本案即为胃癌术后残胃炎致胃脘嘈杂不舒,袁师以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调理,益气健脾、行气化痰。柯琴曰:经曰:壮者气行则愈,怯者着而为病,盖人在气交之中,因气而生,而生气总以胃气为本,若脾胃一有不和,则气便着滞,或痞闷哕呕,或生痰留饮,因而不思饮食,肌肉消瘦,诸证蜂起而形消气息矣,四君子气分之总方也,人参致冲和之气,白术培中宫,茯苓清治节,甘草调五藏,胃气既治,病安从来,然拨乱反正又不能无为而治,必举大行气之品以辅之。则补者不至泥而不行,故加陈皮以利肺金之逆气,半夏以疏脾土之湿气,而痰饮可除也,加木香以行三焦之滞气,缩砂以通脾肾之元气,而贲郁可开也,君得四辅则功力倍宣,四辅奉君则元气大振,相得而益彰矣。方中加当归、白芍补血,赤芍、泽兰活血,泽泻、鸡骨草、鸡内金清胆和胃。后陆续出现气阴两虚,胃中积热等征象,胃中积热乃虚热内起,故香砂六君子汤合黄连温胆汤益气健脾和胃,兼以清化虚热,后续加入牡丹皮、龙牡、北沙参、合欢花、合欢皮养阴清化和胃安神。嘈杂症状逐渐减退消失。
袁师点评:大病之后,气血本不足,本例多病之体,又是术后,脾胃气虚自不待言。故初诊施以香砂六君子汤合归芍以益气健脾养血。嘈杂一证,亦非实热,而是阴血不足,而虚热内生。故善诊者,先别阴阳,阴阳者,寒热、虚实、表里之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