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处方用药

漫谈处方用药

古云:用药如用兵、治病如打仗。为此,我们在处方用药时,必须掌握药物的特性,了解药与药配伍的效能。

一、研究中医临床应从方剂入手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是方剂之祖,他的药物配伍规律应很好钻研,以麻黄为例:

麻黄配桂枝——治风寒束表,无汗身痛,其发汗力猛;

麻黄配石膏——祛寒,清热,各走极端,激化作用下,使发汗力量减弱,平喘力量增强,故可治“汗出而喘,无大热”。

麻黄配附子细辛——太阳、少阴经脉脏腑皆达,治少阴阳 感寒无汗者效佳。

任何药物都有长处,也都有短处,治病时要取其长而避其短。以补气药为例:

人参、黄芪、白术、炙甘草都是好药,但用后易产生胀满。相应的纠偏之法:

服人参者——莱菔子以消之      

服甘草者——肉桂以消之

服黄芪者——陈皮以消之      

服 熟地者——砂仁以消之

服白术者——枳实以消之

。。。。。。。。。。。。。。。。。。。。。。

用药须动静结合:

一般说来:补气、养血、健脾之药——谓之静药。

调气活血之药——谓之动药。

组剂处方医则:用静药——佐以动药

用动药——佐以静药。

动静结合、常可收到好的效果,避免诸多弊病。

故古人用方:补剂必加疏药——补而不滞;

通剂必加敛药——散中有收。

配伍注意点:

①动静相伍,一般静药量大,动药量小

重用静药——阴为阳之基,无阴则阳无以生;

轻用动药——阳生则阴长,阴得阳则化。

补养之静药必重用方能濡之守之,而疏调之动药虽轻用已可煦之,走之。

例方一:炙甘草汤《伤寒论》。为治脉结代,心动悸的名方。其中组方用药阴阳兼顾,而静药份量最重。

炙甘草 四两    生地黄 一斤    麦冬 半升      人参  一两

桂   枝 三两     生  姜 二两     大枣 十二枚   阿胶  二两

麻  仁 半斤

方中阿胶、麦冬、麻仁、生地、甘草、大枣皆为阴药,大其剂量,以生阴津、补益营血。尤以地黄用到一斤之多,而仅以人参、生姜、桂枝作为阳药补益卫气。整个配方阴药约重二斤半,阳药仅重半斤。乃阴药非用大量,仓促间何以生血补血;再凭借阳药之力、使阳行阴中,催动血行,致使脉复。

例方二:完带汤《傅青主女子》。本方动静配合也十分精当。

方中:白术、山药各一两、人参三钱、白芍五钱、车前子三钱、苍术三钱、甘草一钱、柴胡六分、陈皮、黑芥穗各五分。

全方以静药为主,重用至两,大其量用以补养、补土以胜湿。

用动药为反佐,量不及钱,小其量用以消散。寓补于散之中,寄消于升之内;相反实以相成,因而疗效特高。若统一其量,则必然失于补益脾元之功,难收利湿止带之效。

动静相伍中动药宜轻,还在于恐过重耗人正气,反失其意。

如补血名方四物汤,内中当归、白芍、生地等补血养血之药可用四一五钱,属方中静药;而川芎气味香窜,属方中动药,一般只用二钱,即可起到燮理阴阳之妙、多用反而燥血耗气。

②临床及方剂配伍中也有以动药为主者,但当辅以静药

如《伤寒论》之桂枝汤、全方以阳动之药为主,而加入芍药一味阴静之药,能使动中有止、散中有收,故可调和营卫。

再如治阴疽名方阳和汤。全方立旨以回阳为务。方中虽有麻黄、炮姜、肉桂、鹿角胶、白芥子众多阳药,确必加入大熟地一味柔润阴药,以培补气血,其效方显。

动静结合,并非简单此多彼少,临床还当注意辨证,施以恰当剂量,过与不及,皆非所宜。

二、要善于使用成方

善于使用成方,是历代名中医临证治病的特色。成方是前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是先贤临床经验的总结和结晶,往往都经过了正反两方面实验的检验。

已故岳美中老中医要这样要求学生:对于中医每一个病的一种类型,起码应备三个以上的成方,每个成方的药物组成,每味药物的剂量大小,各药之间的配伍比例。方剂的加减进退、都应根据医书熟记。背诵方剂、多多益善!

另外,运用古代成方于临证时,如证与方合,最好不要随意加减,若证候不完全符合医书成方的主治证和加减证,便应更方,除非不得已,决不独出心裁。

临床归脾汤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所致的倦怠乏力、面黄心悸、吐血下血、月经过多、舌淡脉虚等症(二脾二虚)每能以平淡之药起重疴之疾。如同是上证而自行组方,常难达到预期目的。

所以我们在成方运用时,不能只强调辨证施治,随证化裁,灵活变通的一面,而忽视古方成方原来的配伍和剂量比例的原则性。准确辨证固然很难,遵照古人医意用好古方则更难。用方遣药好比下棋,能者多而精者少,中医的基本功非常重要,古人特别是张仲景、李东垣、叶天士等制方精当严谨,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很多。

三、读专方使用

徐灵胎说:“一病必有一主方,一方必有一主药。”这是徐氏临床心得。中医学界存在二种倾向:一是不辨证论治,只强调专方单药;一是只强调辨证施治,随证下药。二者均有所偏,对中医学缺乏全面的了解。正确的观点应该是二相结合,不能偏废。

专方单药中很多是中医学的宝贵经验,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功效,甚则能气沉疴大病。专方也包括单方,所谓“单方一味,气死名医”,我们今天还在使用的安宫牛黄丸至宝丹、苏合香丸、藿香正气散、逍遥散等都属于专方。

附介绍本人曾使用过的12个效验单方:

盒子草治疗水肿

野菊花(叶或根茎)治疔疮走黄

点地梅治急性咽炎、扁桃体炎

伏龙肝治妊娠呕吐

专病专方是中医学的基本思想,《伤寒论》各篇皆标明“病脉证治”。六经皆有主证,主方,如桂枝汤证、白虎汤证、承气汤证等等,一证有一证之专方。

又如《金匮要略》所述:百合病有百合病之专方(百合知母汤、百合地黄汤),阴阳独用升麻鳖甲汤为专方,血痹以黄芪桂枝五物汤为专方。此皆有是病即用是药,一病有一病之专方。

这种专方专药与辨证施治相结合的治疗方法,正是中医学的根本所在。否则不能辨病,焉能识证,不能用方,焉能施治。我们研读经典,一定要好好理解其精神实质。否则一知半解,牵强附会,则可能差以毫厘,而谬以千里。平时工作中也当随时留意效验单方,这也是医圣张仲景的“博采众方”之意。

四、剂量大小总相宜

①中药方剂的剂量和煎服法的规矩有其传统性,尤其是使用经方。如《伤寒论》中五苓散的利尿作用。经研究发现按仲景方剂量,利尿效果最佳(茯苓、猪苓、白术各18株,泽泻一两、桂枝五钱),若按等量服用,利尿效果反而明显减低。

②中医治病的巧处还在分量上,用量的大小要因人因病而定,以适合病人的体质和病情为宜。叶氏医术很精湛,但用药很轻淡。

当前我们一些中医,临证时不从入细的辨病和辨病上下功夫,处方时也不考虑方剂的配伍和药物对人体的利弊,一味求功,用量偏大,一张处方二十味甚至更多。结果是既浪费了钱财药物,又损害了病人身体。

结合前贤的经验,有些病用药剂量宜轻:

①上焦病:吴鞠通谓:“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所以前人治上焦疾病,多用花叶,剂量亦轻,且煎不宜久,否则药过病所,疗效反差。叶天士治妊娠恶阻,常用黄连3-4分,苏叶2-3分,投之多愈。本人曾用抑肝和胃饮治愈多例严重的妊娠反应,剂量亦轻,效果亦很好。一味重剂,反动胎气。

②皮表病,皮毛和人体之表都属于人体之阳位,非轻剂药物不能达之。所以这些部位的疾病,一般秉用轻剂。如桑菊饮,九味羌活汤,升阳散火汤等等。虽然一治风热,一治寒湿,一治火郁,但用药原则皆一。

③慢性病。如慢性肝疾病、胃溃疡、肝肾疾病等。这些病人日久体衰,加之长期服药,耗份正气,不能急于求成,应假以时日,“渐积生效”。所谓治慢性病宜守。

提倡学习使用轻剂量药物,不等于主张任何病都使用轻淡药物,临床务须区别对待,方才不致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