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无言春风暖

桃李无言春风暖

缪敏洁

2011年,我工作的第一个年头,得益于江苏省“青苗工程培养”计划的实施,我有幸跟随袁士良老师抄方学习。作为一名刚刚踏上临床工作岗位的年轻医生,虽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对中医的认识还是比较懵懂的,袁师就是我中医临床学习道路上的启蒙老师,为我耐心分析病案、讲解方药,让我明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也让我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的差距,更让我明白只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才能更好地结合临床。在学习任何一门学科时,最宝贵的就是能得到前辈的指导和教诲,在坚定自己学习目标的同时,也能加深自己的理解层面,扩展自己的知识领域。作为袁师的学生我是幸运的,能够在初上临床的时候就得到老师的指导,让我更加明白了自己今后的工作和奋斗目标。

后来,“江阴市名老中医工作室”成立,我有幸成为袁士良工作室成员之一,再次跟随老师学习。平时老师总是教导我们要“用心读书,用心看病,用心总结,用心做人”,在跟师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归纳整理老师的医案,我自己也在不断思考并揣摩老师的辩证思路与用药经验,不断纠正自己的错误认识,用心学习老师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在跟师门诊之余,老师还经常组织工作室的成员一起学习讨论各自工作领域里的学术特点和见解,真正教会我们将中医知识融会贯通。不计辛勤一砚寒,桃熟流丹,李熟枝残,种花容易树人难;幽谷飞香不一般,诗满人间,花满人间,英才济济笑开颜,愿我们的工作室在老师的带领下能够结出累累硕果,造福更多百姓,守护一方安康。

古语云“心不如佛者,不可为医;术不如仙者,不可为医”。一个医生心地要像菩萨一样善良,对待病人温和如春;医术要像神仙一样高超,对待病人妙手如春,袁师就是这样一位仁心仁术的好医生。经常过了中午饭点,老师的诊室里还熙熙攘攘挤满了患者,老师只能利用中午短暂的时间随意吃几口饭,稍作休整又继续下午的门诊,傍晚华灯初上,路上行人匆匆归家,老师仍在诊室为病人耐心看病,老师始终把病人看得比自己还重要。平时老师时常教育我们,不要拘泥于书本上的知识,看病要与时俱进,要因时因地因人看病,要多结合现代人的生活饮食习惯,老师在给病人看病的同时还要帮助病人排解心里上的疑惑,解决病人的心病,真正做到治病调心,心调病除。袁师身体力行地为我们这些晚辈做楷模当表率,让我们在中医学习的道路上少走弯路,在医德医术上为我们点亮明灯。

从医五十年,袁师足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东海添筹增寿算,南山献寿享遐龄。祝福恩师身体永安康,高寿永无疆。